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南网实践全面展开之年。南网50Hz推出高质量发展人物系列访谈报道,记者就南方电网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探索实践,以及能源央企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发挥采访院士专家。
本期专访
华为公司副总裁、电力数字化军团CEO、
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委员
孙福友
分享他对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刻见解
深入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推动电力行业实现运营模式的全面升级
南网50Hz:华为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合作成果丰硕,“南网电鸿”就是其中之一,请您介绍一下华为在“南网电鸿”系统的研发中的角色,谈谈“南网电鸿”在电力行业中的创新性和重要性,以及下一阶段的计划?
孙福友:2020年9月,华为把鸿蒙操作系统捐献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南网电鸿”是基于开源操作系统构建的一个物联操作系统。我们作为南网生态中的一员,我们会把解决方案及产品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好;同时,作为电力行业关键需求与华为数字化能力之间的沟通桥梁,电力数字化军团会把华为积累的生态和运营能力介绍给南网,更好地助力“南网电鸿”落地。
我认为“南网电鸿”的三个定位非常重要。
01
首先,电鸿是南网的电鸿,一方面,它可以在运维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如即插即用、只换不修、无屏变有屏等,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电鸿把跨专业和跨领域的数据打通之后,彻底解决数据不通用的问题,为进一步数字化和智能化打开了空间。
02
其次,电鸿是电力的电鸿,通过电鸿实现的“泛联接”,让更多的发电、储能、聚合商和用户都参与进来,互动起来,让数字电网变得更坚强、更灵活。
03
第三,电鸿是生态的电鸿。以深圳配网为例,通过电鸿能实现视频大联网,消除了过去的“小院高墙”,让所有设备和数据变成南网统一的资产,也能让更多的生态参与,让电网公司降低运营成本、生态厂商降低部署成本、用户获得更好的互动体验,通过多方收益繁荣生态。进一步通过鸿蒙生态,能与家电乃至更多的行业,甚至是全社会互联与互动,这让未来有了更多的想象和可能。
我认为,接下来需要加速整个生态体系的构建和运营;也要增加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让大家眼见为实。
今年5月,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南网电鸿”亮相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南网50Hz:当前,人工智能(AI)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变化,对于电力行业也是如此,在您看来,电力行业该怎样运用这些新的技术来助力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孙福友:我先呈现一组公开的数据,到2025年,新能源总装机预计达到15.3亿千瓦,从配网接入的新能源将达到5亿千瓦,电动车将达到4500万辆。这说明了中国电力行业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级挑战,AI加持的世界级创新能解决这样的体系性挑战。第二,我认为通信是AI的基础,体系化的通信才能让AI“触手可及”。第三,AI未来要持续发挥作用,就必须聚焦关键业务场景来解决问题。
再一点,也是我特别想强调的:没有专业积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不可持续的,越是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我们越要强调专业的纵深,但核心的专业能力需要识别出来,进一步分层解耦模块化,可按需快速组合。
南网50Hz:您认为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转型有哪些优势?机遇在哪里?挑战有哪些?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孙福友:从我的角度来看,南方电网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必答题走进了深水区。南方电网的优势在于其治理体系清晰、企业架构明确、数据基础良好,并有体系性的机制保障,好的开始意味着可以持续获取数字化和AI的红利。
但当前的挑战在于从战略到执行。
在新能源新负荷的加持下,也有与外部更广泛的生态、用户的互动的背景下,需要“大象也能跳舞”。
同时,电网要稳定运行、经营要稳健,重资产运营过程中,海量资产还在生命周期内,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完成数字化。如何带着历史走向未来,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好比在高速公路上换轮胎。
所以在落地过程中,
第一,要围绕核心业务挑战,关键业务场景,来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而且要有阶段性成果让大家眼见为实。
第二,要考虑相应的架构,只有体系性的架构才能支撑从单点数字化转向有架构支撑的、开放的、可演进的、体系性的数字化。
第三,要围绕关键业务场景的责任体系梳理。如,配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主战场,400伏的挑战更为关键,解决这个位置的问题,新型电力系统的很多挑战迎刃而解。同时,除了大比例分布式光伏,大比例充电桩也是从这个位置接入电网,未来更涉及到潜在的储能、聚合商和用户的互动。相对于主网架,这一块的能力积累是薄弱的一环。要强化责任体系的梳理,进一步明确各专业部门业务边界、协同责任、优化指标体系和强化运营。
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是哪个方向,都需要能快速把前面提到的专业能力+产业+生态,围绕关键业务场景,按需进行“乐高化”的组合,来快速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日积月累配资盈利网,我相信这些挑战都会转变成南方电网的机遇,持续地释放出数字化和AI的红利。